走进莽莽苍苍绵延千里的大别山东南部,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山岳不能不提。走进地大物博的江淮大地,有一个受到中华传统文明供养润泽的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美丽神奇的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这里峰峦横空,怪石罗列,飞瀑倾泄,幽洞曲折,以雄奇灵秀的山川风貌、气象万千的四季时景、入诗入画的繁茂植被、博厚悠远的人文古迹闻名于世,共有八大景区,游览面积为413·12平方公里。
在这里,起伏延绵的山峰、入眼即得的巧石、跳跃欢腾的泉流、幽冥相间的洞穴掩映在万亩松林千亩竹海之中,似是上天有意遗落的一幅泼墨山水画。那些只有在诗歌、散文、影视中看见的山水手笔在这里得到了完美演绎,能激发你内心诸多思绪与激情。无论你怎么看,都是一种情怀。
峰赋予了天柱山雄风豪气,峰让天柱山充满独特的神韵,天柱山也因峰而声名远播。天柱山之峰,或如剑倚天,直向云天;或崔嵬壁立,敦秀丰腴;或巨擘高张,穹顶硕然,令人仰止又引人神思。天柱峰,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烛、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有“天柱归来不看峰”一说。飞来峰,顶有巨石,如帽、如牛眠、如虎卧,恰似天外飞仙的神来之笔,看似摇摇欲坠,却也稳坐如磐。天池峰崖畔千岩万壑,林木依依,崖壁森森,铮铮凛凛。这一尊尊遗世独立的阳刚本体,虽经历了亿万斯年的风鞭雨笞,晴和温煦,依然无欲无私无畏,一派大丈夫的气度。
峰之骨在于石,石之神在于松,而松之韵则源于生生不息的流水。一路走来,混元霹雳、蜒蚰爬壁、双乳临哺、双狮戏球一个个既形似又神似的怪石扑面而来。它们或沧桑圆润,或棱角分明,或掩映苍松翠竹之间,或屹立峰巅崖畔,都以一种昂首向天的姿态,暗藏着一颗恒久不灭的雄心,不仅堆垒出幽深萦回、起伏跌宕的神秘谷、通天谷、柬之洞、迎真洞,也营造出逍遥宫、迷宫、龙宫、潜龙窟等固有的意境氛围来。谁会知道这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巧石竟来源于20亿年的奔涌砥砺,莫不呈现出我们渴望破解的地球深部运动变迁的奥秘。
水让天柱山灵气十足。岩石上巨大的罅隙,崖壁上滴滴流淌的水珠以及石缝间的汩汩泉流,在洞中响起环佩般的回声,清翠悦耳。海拔1162米的炼丹湖,湖光映山色,碧水接蓝天。山风徐来吹皱一顷碧波,也吹皱了群峰的倒影。那山、那树、那湖、那绰绰的舟楫与人影,竟像一幅清丽迷人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如果把炼丹湖比作是别在天柱山腰间的一颗翡翠玉佩,那么,逶迤缠绵的潜河皖水恰似镶着金边的裙摆让天柱山增添了灵动的神韵与飘逸之气。而那些来自深山大壑的泉眼、溪流、深潭、瀑布则是它们生生不息的源泉。这些水流中,要数一条条瀑布最动人心魄、扣人心弦。黑虎瀑一波四折,气势磅礴,令人血脉喷涌。九井瀑布九曲萦回,喷珠碎玉,似持白练当空舞。潺潺溪青山峙列,苍松夹岸,流水淙淙,宁静悠然而引人神往。正是这些滔滔不息的生命之水,滋润了天柱山万物的生长,也润泽了山里所有的风物。
初夏的阳光铺满幽谷,蓝天白云下,天柱山更显天高地阔。此时,山峰的丛林、石头的宫殿、绿色的生态一览无余。若是雨雾笼罩,群峰犹抱琵琶半遮面,富有“不识天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味。夏雨初歇后,雾潮云浪从谷底滚滚涌出,或如雪涛奔涌、海浪翻腾,似白浪滔天,卷风夹雾;或浓若帷幕、薄似轻纱。时而白絮堆叠,时而青烟缭绕,似堆琼积玉,又如锦帛飘舞。千姿百态的玉带云、瀑布云、海岛云、神光云、藏谷云、露顶云由此得到了激情演绎。雨后的清晨置身天池峰顶,还能遇上难得一见的佛光,绚丽璀璨,夺人耳目,让人烦躁全无。
秋天的天柱山则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天空浩渺,闲云散淡,春夏的苍翠慢慢染上了秋的色彩,枫红似火,漫天归流,深山梵刹的钟声显得格外悠远而深长。挂满林间枝头的野果,争相在风中摇曳着丰腴的身体,这预示天柱之秋的丰饶。在山中,无论身在何处,你都能看见群峰环卫,怪石嵯峨,仿佛置身八卦阵林,又如行走在峰体相簇的迷宫当中。耳畔声声鸟鸣引来的空谷回音,三五游人逸兴遄飞的呼喊把寂静与空旷演绎的一波三折、一咏三叹。
雪季的天柱山是一个莹洁的世界,有着童话般的诗境。那山峰,那怪石,那奇松,那幽洞,尽然冰雕玉砌,银装素裹,连那山道上的三两行人都披上了银氅,让人感觉仿佛身在北国。极目四顾,如朵朵莲花秀出于风尘之外的天柱群峰正襟冰披雪,豪气干云。那引人遐思的怪石一改苍黛的凝重色调,变得灵动无比。委身悬崖劲节凌霜的一棵棵千年古松,虽然枝头堆雪,仍迎着北风粗犷的吟哦,保持着高洁的神韵。雾凇、冰挂、雪霁立于天地之间缄默不语。圆融美妙、澄澈宁静的雪景在天柱山演绎的如此清灵与恢宏。
恰如山的乐章迸发的最强音,天柱山自古便引人神往,历代皇室贵族、文人墨客、道徒释子蚁涌而来,在此风云际会,自是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与古皖文明。从潜水河畔到天柱极顶,汇集了唐代至当代的400余方石刻,遍及整个景区。
“野性并诗心,原来俱在此。”一杯初启的糯米封缸酒,一盏新醅的明前茶,小酌轻啜间,微醉于心挑不明诗心的醉眼昏花,那嘈嘈切切的松涛声,似乎千年之前李白、白居易那振聋发聩的吟诵。轻拨慢弹间,“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的吟咏仿佛就在耳边。这两位唐代最为卓越的诗才一抬头,或一俯身,便成就了一个千年的经典,为世代传颂的佳作。
这时候,听一曲徽调弹腔,赏一场黄梅小戏,或者围着潜河沙滩熊熊燃起的篝火跳起拉手舞,一边吃着烧烤,一边唱着卡拉OK,大可融入到天柱山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来。如果你仍意犹未尽,不妨效仿王安石举火夜游,乘着月色,徜徉于千年石刻长廊中,拂拭悬崖观古字,便也“坐石上以忘归”了。
转眼春天到了,一片初萌的叶芽,开始了季节的叙事。杜鹃闹春、白莲嬉夏、红叶醉秋、黄杨笑冬,这是天柱山生态的散章,却也是四季的起合承转;踏青游春、避暑消夏、登山怡情、赏雪行摄,大可骑着追风的舟车,踏着追梦的脚步,去邂逅天柱山四季轮回的诗章。
兼容并蓄,古朴自然,植被繁茂,空气清新,这就是被誉为生态家园、养生天堂的天柱山。
一柱擎天,大别天下,雄风秀韵,历久弥珍,这就是素有“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之称的天柱山。
“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明李庚的这句振臂惊呼,正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陈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