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第十一篇 《孔雀东南飞》文化园(二)
发布时间: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七、孔雀台

穿过古色古香的小市老街,我们前往皖河旁边的下街广场,凭吊闻名千古的孔雀台遗址。

孔雀台,又名“万年台”,位于小市街下街广场南侧,背负皖水,面朝永镇庵,左有栅子门楼,右有惜字亭,前有可容纳数万人的广场。据碑文记载,孔雀台始建于唐末,开始为土台,至元代才搭建竹棚台,到明代永乐年间建起砖木结构的大戏台。孔雀台,顾名思义是为纪念焦仲卿、刘兰芝而建的,而它的发展则是受到小市港商业发达的影响。在水路交通发达的时代,小市港成为商贾云集之地。每年秋后,沿海商家都来到这里坐收山货竹席。本地商家便集资邀请京剧团、杂技团、黄梅戏班等演艺团体前来献艺,供外来商客消闲娱乐。孔雀台便成为联络商贸的一个商业大舞台。商贸活动促进了孔雀台的发展,孔雀台每隔二三十年便要大修一次,不断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据老年人记忆和保存下来的照片,孔雀台建筑雄伟,金碧辉煌,飞檐翘角,气势非凡。台呈“品”字形,上为主台,约80平方米,下为两厢,各约40平方米,专供演员化妆和休息用。台的基础由16根斗粗的石柱支撑。主台为北京大屋顶式建筑,翘起的四角雕有四条彩龙,龙嘴里含有闪光能滚动的玉珠,龙须下各佩一铜钟,随风启动,铿锵作响,清脆悦耳。屋脊两端盘坐一对石麒麟,脊正中有铁铸的三层葫芦顶。台顶里层为回字形图案,绘有孔雀、鸳鸯、铁拐李、文王拉辇、双凤朝阳等图像,围栏唇边镂有各种花纹,台前两个大红柱之间上方嵌有“兴飞”匾额,相传是铁拐李酒后用脚上的破草鞋所书。“兴飞”,盖取触景生情,思绪纷飞之意,使人们临其境地而生遐想。地方文人雅士在诗词歌赋中将武汉黄鹤楼、南京凤凰台、小市孔雀台,合称为长江流域三大精灵。民间传说更为神奇,据说武汉的黄鹤、南京的凤凰,每年春都要到小市来朝拜孔雀,所以荣获“三大精灵我为‘尊’”的美誉。

现在大家看到的孔雀台是怀宁县及小市镇政府投资按原貌重建的。

八、永镇庵

原孔雀台对面有座古庵,叫永镇庵。传说永镇庵是当年焦仲卿、刘兰芝定情的地方。焦仲卿为了能见刘兰芝,便央求家母出资将永镇庵修葺一新,花大钱请庙祝作了一个道场。这次道场规模很大,作了三天,轰动一时。兰芝家距永镇庵仅二里远,第三天,她果然由刘母带着看道场来了。作为道场的施主焦仲卿,表面上要装作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而心里又总怕看不到兰芝,不得不经常偷偷地左顾右盼。由于神不守舍,表情失态,来看道场的人见之都暗暗哂笑。刘兰芝见青年书生如此憨厚,也莞尔一笑。焦仲卿见兰芝笑了,喜出望外,不由自主地竟尾随兰芝而行。幸而管家焦皮提醒他要注意官人身份,他才清醒过来。第二天,他就央求母亲派人去刘家求婚。传说焦刘殉情后,焦母懊悔不已,削发为尼来到这里出家。

永镇庵原是道教庙庵,不是佛教寺庵,它里面陈列的是各行各业祖师神像。如文圣孔子为读书人祖师,武圣关公为帮会行业祖师(主要是筏业),药王张仲景为药店业祖师,茶圣陆羽为茶馆业祖师,酒圣杜康为酒店祖师,张飞为屠宰业祖师,乐毅为豆腐业祖师,轩辕为缝纫业祖师,李老君为铁匠祖师,葛洪为染织业祖师,吕洞宾为理发业祖师,鲁班为木匠祖师,泰山为竹簟业祖师等等,这些行业祖师都属于道教。舒州(潜山)自古就是道教盛地,位于舒州前沿的永镇庵,自然是受其影响而建成的。

永镇庵过去有个庵规,即住持道姑或尼姑,每天下午都要提竹篓和火钳式的夹子,沿街拾取散落的字纸,然后送到“惜字亭”焚化。

永镇庵的得名可能与小市街地形有关,过去传说小市街是泥鳅形,为了不让泥鳅乘洪水泛滥时动身奔入长江投向大海,所以建庵守之,而且加一“永”字,取永久镇住之意,因而得名。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庵,1954年被拆除。现在这里建起的是永镇寺。

九、《孔雀东南飞》影视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孔雀东南飞》影视城,这是2007年怀宁县斥资三千余万为中央电视台拍摄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孔雀东南飞》兴建的。2008年《孔雀东南飞》在此拍摄。

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电视剧《孔雀东南飞》:

汉末,建安年间,庐江郡吏焦仲卿,娶妻刘兰芝,其妻贤淑、能干,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情投意合。仲卿之母性情乖戾,把自己的媳妇视为眼中钉,找种种借口处处为难虐待她,并借织绢之故,强迫仲卿休妻再娶。仲卿、兰芝这对恩爱夫妻,活活被焦母拆散。仲卿、兰芝在分手之际,对天盟誓,各不嫁娶。兰芝回到娘家之后,其兄刘兰生为了蝇头小利,趋炎附势,又强逼兰芝改嫁太守之子。因奸臣董卓祸乱,误传仲卿在战乱中遇难,兰芝闻讯悲痛欲绝,李家又逼婚,兰芝答应为焦郎守孝后再嫁,当守孝期满,李家迎亲队伍来到时,兰芝逃出,二人互明心迹,愿做同命鸳鸯,兰芝“举步赴清池”,仲卿“自挂东南枝”,用生命谱写了他们坚贞不屈忠于爱情的赞歌。

该剧由著名作家金海涛、熊诚编剧,熊诚任总制片人,著名导演王文杰执导,著名影星孙菲菲、潘粤明、王姬、鲍国安、萨日娜等联袂主演。

1、皖城

大家看,这城楼上书“皖城”二字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皖国封地,山称“皖山”,水称“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就来源于此。

2、城楼

登斯楼往事如烟,抬望眼遗迹犹存。《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大家抬眼看,西北面就是皖山,也就是古南岳天柱山;这旁边的河就是皖水;皖河西岸是焦仲卿家的庄园焦家畈,不过那里已没有了焦姓居民,但地名经近两千年依然未改。往东南面看那一片丘陵上的村落,就是刘兰芝家刘家山,现在这里仍然大部分住着刘姓人家。正对面焦刘合葬地华山。

孔雀是自由配偶、终身厮守之物。《孔雀东南飞》这种以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突出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执着,也诠释了诗名的由来。

3、汉街

这是中国影视城中最大最长的一条汉街,全长1000余米,建筑古朴典雅,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再现了汉末都市的繁华景象。

4、阙

阙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在府衙、秦府、京城主辅街道等重要建筑入口前均设有阙。“阙”音què,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陵墓前用以记录官爵功绩的建筑物,外观大体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阙身依数量有单出、双出和三出,仅天子可以用三出。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所以称为“阙”;城阙还可以登临贮望,因此又称作两观;又因在阙上记录官爵功绩、悬挂法典等,所以还被称为象魏。

5、秦府

《孔雀东南飞》诗中有句“阿母谓府吏:……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诗中有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在长诗《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中秦罗敷都被描写成极其美丽的美女,在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焦母要休刘兰芝娶秦罗敷做焦仲卿妻,在电视剧《孔雀东南飞》中秦罗敷还被写成为刘兰芝的好友,她善良、貌美,深爱着焦仲卿,但当她了解到焦刘相互爱恋后,主动退出,随母亲到外地做官的父亲那里去了。后来焦家休了刘兰芝,在焦仲卿落难之际,罗敷还主动帮助焦,这是一个多么高尚的美少女啊!大家现在看到的秦府就是秦罗敷的“秦氏楼”。

6、太守府

太守就是庐江郡李太守,他为人正直。庐江郡主薄高炳臣因追求刘兰芝不得,了解到是兰芝深爱着焦仲卿,便与焦处处作对,并暗中策划以有伤教化之罪将焦罚为苦役,兰芝冲破重重阻力,将禀状直呈庐江郡太守,李太守干预了此事,焦仲卿冤情才得以昭雪。

太守之子李公子也非常钦羡刘兰芝的美貌,在兰芝被休之后仍要娶兰芝为妻。刘兰芝幻想着与焦郎破镜重圆,婉言拒绝。后误听说焦仲卿在送公文到柴桑的途中被贼人所杀,又加上趋炎附势的哥哥紧逼,才答应为焦郎守孝三天后再嫁,当李公子家的迎亲队伍来到时,焦仲卿奇迹般的出现了,兰芝“举身赴清池”,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

7、庐江郡

大家看,这里是庐江郡府衙,也就是焦仲卿做小吏的地方。电视剧《孔雀东南飞》许多故事都是在这里演绎的。如主薄高炳臣处处与焦仲卿作对,设计陷害焦仲卿,兰芝哥哥刘兰生想做成军队冬服生意在这里溜须拍马等等,这里是汉末官场的缩影。

8、春仙楼

这里是古代的“红灯区”,也就是妓院。剧中庐江郡主薄高炳臣经常到此寻欢作乐,刘兰芝的哥哥刘兰生为了生意也常到这里拍马逢迎。新买姑娘桃红不甘沦落风尘,百般反抗,被路过的焦仲卿所救,贤慧的兰芝和豁达的私塾先生赵子陵也设计营救桃红。后被高主薄发现,桃红仍被抓回春仙楼,惨遭高主薄蹂躏,含辱自尽。

9、吴记酒楼

吴记酒楼,是庐江郡官吏商贾饮酒作乐、交朋结友、商贸洽谈、文人雅士投壶行令、吟诗抚琴的场所。

10、牢房

剧中高主簿向刘家提亲,刘家一再延婚,使高主簿产生疑惑,后来知道是同僚焦仲卿插了一杠,高主簿勃然大怒,于是暗中策划,以有伤教化的莫须有罪名,将焦仲卿罚为苦役。秦罗敷虽然恨焦仲卿,但没有想到焦被罚苦役,心中隐隐不安,因为她心中还爱着焦仲卿,在她的指点下,兰芝冲破阻力,将禀状直呈太守手里,陈述了事情原委,在太守的干预下,焦仲卿得以洗清冤白,两颗苦难的心终于走到了一起。

另外,香草为了多挣钱,偷工减料,布匹织的又松又稀。当刘兰生送第二批军用冬服高主簿抽样验收时,发现了不少劣质布面的棉衣。高主簿因此把刘兰生送进监狱,制造了焦刘两家的矛盾,也造成焦家的不安宁。

这里的牢房就是剧中关押焦仲卿、刘兰生的地方。

11、赵子陵家院

赵子陵是剧中焦仲卿的挚友,他与仲卿同窗多年,后做了乡村私塾先生。他豁达、幽默、风趣、飘逸,因为一脸大胡子,又被称为胡子先生。看似年龄很大,实际不大,是焦仲卿的少时同学,又是好友。焦仲卿的妹妹香草后来跟其读书,初见时称其为先生大叔,得知其与仲卿同庚,遂称先生大哥,最后两人相爱结婚。

12、焦家庄园

焦仲卿,庐江郡中一个抄写文书的小吏,求上进、有大志,情专一,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征,讲孝道礼让,做事中规中矩,为人重情重义,与刘兰芝同样追求爱情美满的幸福生活。事业上,在情敌高主簿无端挑剔、卑劣的陷害下,遭受到一次次打击,总是不遂人意;生活中与刘兰芝相敬相爱,夫唱妇和,但另一方面又受焦母控制,意欲抗争,可面对寡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又不时地受到良心的谴责,一直陷于矛盾的旋涡之中而不能自拔,其性格既坚强又懦弱,既上进又消沉,被迫一退再退,唯心遵母训,休爱妻,最终谱写了一曲爱情千古绝唱。

焦母,年轻时守寡,使其性格暴烈、扭曲,甚至愚昧。她含辛茹苦地养育一对儿女,一心期望儿子焦仲卿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光耀门第,因而在焦仲卿的婚姻上攀高枝、求富贵,当看到刘兰芝家道中落,又因焦仲卿事业不振,遂一古脑把家中的不幸都归罪于兰芝,视其为克星。尽管她有母性一刹那间的善良,但本性上的尖刻,把兰芝和仲卿一步步推向命运的深渊。在女儿香草与私塾先生赵子陵的恋爱问题上也同样如此,重富贵、看门第,甚而责怪是兰芝影响了他们。当兰芝和仲卿殉情后,她大有触动,应允了香草与赵子陵的婚姻。

13、“焦八姑”草堂

“焦八姑”,是焦仲卿的姑妈。出嫁的女儿却常常管着娘家的事,一直盼着娘家侄儿焦仲卿飞黄腾达,使尽浑身解数挑拨焦母和兰芝的关系,在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情爱历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14、香草闺房

香草,焦仲卿之妹,民间传说名叫焦月英。她聪明伶俐,性格开朗,自小在焦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教育下,没有读过多少书,后遇仲卿的朋友私塾先生赵子陵,相识到相爱。她是家庭矛盾的调和者,又是某些矛盾的制造者。兰芝的到来,她既喜欢又嫉妒,但最终被兰芝的善良,宽容所征服,成为剧中一个鲜活可爱的人物形象。

15、刘兰芝家

在电视剧中,刘府有刘员外,刘母,刘兰芝,兰芝的哥哥刘兰生。

刘员外,曾做过官,后归隐,有学识、有风度,有影响,有地位,为人正直,深知宦海之险,欲避之却又受到牵连,后含恨死去。

刘母,心地善良,明白事理。

刘兰生,贪财图利,溜须拍马,为得到制作军队冬服的生意,把妹妹刘兰芝的婚姻当作与高主簿的交易,为利欲而不择手段,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沦为摇拨楞鼓的小贩。他虽然是高主簿的受害者,但当兰芝被休回家后,他却不能相容,把兰芝当作赚钱的工具,他又成了迫害者。

刘兰芝,心地善良,多才多艺,聪明,活泼,靓丽,自小受到父母宠爱,不拘礼仪,追求爱情的自由。自嫁到焦家后,生活环境的改变,焦家一件件不幸事件的发生,使她不由自主地控制着自己的天性,其性格有所变化,但仍不失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追求幸福自由的本性。为救青楼女子桃红逃出火坑,不惜冒着名声受损的伤害;对小姑子香草崇尚爱情的追求,也是赞赏和鼓励。她看似柔弱,实是坚强,但最终在茫然绝望中走向生命的尽头,敷陈了一曲爱情绝唱。

《孔雀东南飞》,一个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情爱故事,流传千古;一首凄美的长诗,吟唱至今。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这首长诗不断地被改编成各种戏剧在舞台上演出,深受人们喜爱。小说大师张恨水也回乡搜集民间传说,写成了长篇小说《孔雀东南飞》。据说他写小说《孔雀东南飞》时就住在小吏港,每晚在街中间石板路上来回踱步构思,夜深人静人们经常听到他的来回踱步声。

今天我们游览了长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实际发生地,央视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孔雀东南飞》的实景拍摄基地后,一定有新的感悟吧,我们一定为焦刘的动人故事而慨叹,一定为焦刘对爱情的坚贞而折服!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保护政策|法律声明|投诉方式|友情链接|站点导航|2008版回顾|2005版回顾